在不少人眼里,檢驗科就是一個依賴儀器工作,而且錢又多工作又輕松的科室。事實上,關于檢驗科的誤解,從工作以來就一直不絕于耳。事實真的是這樣嗎?今天
LIS系統(tǒng)公司就來給各位說道說道。
”
誤解一 檢驗科就是依賴機器工作
從某種程度來看,檢驗科確實是依賴各種儀器對標本做分析,甚至很多時候,不少檢驗科的人已經(jīng)開始變得像個機器操作員一樣,每天離心上機審結果。但是這不代表檢驗人員離開這些儀器就沒辦法工作,畢竟我們在學校學各種檢驗的時候,就是純手工,純鏡檢,儀器只是為了提高效率,降低人為誤差。
再說了,儀器的結果并不一定就是對的,出現(xiàn)異常結果,我們還需要判斷儀器是否有受到干擾因素,然后逐一排除。尤其像細胞學或者微生物這種極度依賴人為判斷的檢查,這可不是儀器能代替得了的。
誤解二 檢驗結果異常就是檢驗科的“鍋”
在檢驗科工作,準確是第一。但是經(jīng)常有臨床醫(yī)生來質疑我們的檢驗是否準確,一旦有異常就是我們的問題,搞得我們很是惱火。要知道,我們每天都要花費大量的事件在質控、定標、保養(yǎng)、記錄上。
有一次,查一個患者的腎功八項時,發(fā)現(xiàn)血鉀竟然高達6.5mmol/L,反復做了兩次之后,結果都一樣。于是我給科室主管醫(yī)生打了電話,問患者是不是尿毒癥病人。醫(yī)生說,患者只是腦梗,然后反復問我,是不是我們檢驗有問題。后面一查,是實習護士給病人抽血的時候,將采血管反復搖晃了。
誤解三 檢驗科不如臨床醫(yī)生厲害
LIS系統(tǒng)公司正解:
這個問題怎么說呢?只能說見仁見智。讀書的時候,我們同樣要學臨床的解剖、組胚、生化、病理藥理、內(nèi)外婦兒等等,只是比臨床的稍微簡單一些而已。到了大四,我們還要學自己的專業(yè),臨床生化檢驗,臨床免疫學檢驗,臨床寄生蟲檢驗,臨床微生物檢驗,完全不比臨床輕松。
工作之后,我們也一樣要學習,要進修,不說別的,單單骨髓片的診斷就需要花費不少時間研究學習。有時候,臨床小伙伴來向我咨詢一些問題時,我也會把方法原理參考值臨床意義和他說一下,別人的眼神立馬就不一樣了。
當然,檢驗科相對臨床,實戰(zhàn)性沒有那么強,碰到有些渾水摸魚的人也不奇怪,但是這并不代表檢驗科就不如臨床。
誤解四 檢驗科沒有風險
LIS系統(tǒng)公司正解:
說這句話的人,真的是站著說話不腰疼。首先,我們的檢驗結果很重要,一個差錯可能就會讓醫(yī)生的診斷失誤。
另外,相比臨床,檢驗科確實少了很多醫(yī)鬧風險,畢竟我們只是出結果的。但是并不代表檢驗科就沒有風險。要知道,我們天天和各種標本打交道,還有一些有傳染性的,比如梅毒艾滋病病人的血液,結核患者的痰液,性病病人的分泌物等等。
所以我們很多同事養(yǎng)成了潔癖的習慣,比如一天洗手八百遍,無論做什么都習慣要洗手,手機下班一定要拿酒精消毒,能用腳開門絕對不用手,看到電梯按鍵或者扶手下意識就覺得臟。哎,不說了,說多了都是淚��!
誤解五 檢驗科很清閑
LIS系統(tǒng)公司正解:
真不知道為啥總有人覺得檢驗科很閑,檢驗科的工作不算太辛苦,但也沒有大家想像中那么清閑。每天我們都要接到幾百份住院、門診的標本,還要限定的時間內(nèi)高質量完成,不能出差錯,除此之外,還有體檢中心的標本也是一個大頭。我們每天都要聽著機器不斷運轉的聲音,接到不少焦急患者的詢問,結果出來沒有。時不時還要迎接上級的各種質評。所以,我們經(jīng)常是忙了一上午,中午在醫(yī)院吃個飯,下午又開始接著忙。